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当初郑氏和二房的二夫人郭氏几乎同时怀孕。那时谢大爷年轻气盛,常和郑氏吵嘴。一次夫妻吵架,谢大爷无意间推了郑氏一把,郑氏动了胎气,疼了一夜,谢嘉琅生下来时,只有小小的一团,脸憋得青紫,一点声息都没有,好不容易养活了,又常发癔病,天天吃药。
二郎谢嘉文和三娘谢丽华几天后出生,一样的养育,兄妹俩就很少生病。
谢大爷很内疚,想起老夫人的劝说,心里犹豫不决,纷乱如麻。
谢嘉琅完成功课,下地,练习大夫教他的一套拳戏。
他比平时多练了两遍。
大夫教他拳戏时,嘱咐他每天坚持练习,可以强身健体。
那时谢大爷一脸期冀地问:“能不能治好癔病?”
大夫讪笑。
谢嘉琅明白了。
他的癔病无药可治。
夜里,谢大爷和郑氏又吵架了,郑氏摔完茶碗摔花瓶,仆妇们抱着她苦劝。
谢大爷脸上被飞溅的碎片划出一条口子,抬脚出去,郑氏看着他的背影,呜呜哭了起来。
紧闭的门窗挡不住女人的哭泣声。
“我造了什么孽……”
“以后他怎么见人呐……”
还是翻来覆去的那几句。
谢嘉琅躺在枕上,手指攥紧被角。
第二天早上醒来时,谢嘉琅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幽香。
昨晚他好像梦见桂花树了,梦里有丝丝缕缕的甜香萦绕。
他常吃药,房里只有药味,哪里来的香?
“房里熏香了?”
书童青阳摇头,谢嘉琅不喜欢熏香,婢女仆妇从不焚香块熏屋子。
“郎君,是这个。”
青阳找到角落里的承露囊,“九娘送给郎君的。”
谢嘉琅想起家宴上见过的九妹妹。
皮肤雪白,头发很黑,胖乎乎的,手里捧着碗,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看了很久。
他发作的时候,她抓着木勺子,眼睛瞪得溜圆,满脸惊恐。
大约是吓坏了。
“我不喜欢这个味道。”谢嘉琅走到窗前,支起窗扇,“拿下去收着。”
青阳应是,拿着承露囊去了堆放箱笼的库房,随手打开一只落满灰尘的衣箱塞进去。
*
六房很僻静。
周氏不爱多事,谢六爷胸无大志,夫妻俩除了去正院晨昏定省,就关起院门过自己的日子。
夫妻俩布置房屋,忙了几天。
谢宝珠天天过来拉谢蝉去她院子玩,给她看自己的衣箱、五爷托人送回来的新鲜玩意。
到底是小孩子,谢宝珠愿意让谢蝉在自己房里玩那些新巧玩具,但是舍不得分一些给谢蝉带走。
谢六爷听说,一拍大腿,“委屈我家团团了!”
周氏也觉得愧疚。
在乡下时,她怕谢六爷抛弃自己,心里七上八下,还得强撑着不在人前露怯,以免被人嘲笑,好在有乖巧懂事的女儿陪伴,她才能捱过来。
来到江州后,周氏初来乍到,怕被人看不起,忙里忙外,却忽视了乖女儿。
第二天,谢六爷买了满满一车花布,搜罗来一大箱子奇巧玩具。
周氏领着仆妇婢女给谢蝉丈量,定好尺寸,马上动手裁新衣裳、新鞋袜。
谢蝉每天吃得香,睡得足,长得很快。
周氏舍不得好布料,要仆妇们衣裙往大了做,可以多穿些时日。
谢蝉的新衣裳赶制出来的这天,老夫人告诉周氏,孙女的名字取好了,请庙里和尚定的名字。
“蝉。”老夫人笑眯眯地说,“和尚起了三个名字,写在签子上问菩萨,菩萨定的蝉字。”
老夫人信佛。
“这个字好!”二夫人立刻笑道,说了几句吉祥话,把儿子谢嘉文拉过去,“二郎,你前几天是不是学了首蝉的诗?”
谢嘉文吟诵道:“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”
谢丽华也背了一句:蝉发一声时,槐花带两枝。
今天府里人多,分家出去的亲戚隔几天也回府问安,满满一屋子人,交口称赞,夸龙凤胎功课好,熟记的诗句多,老夫人膝下长大的,就是不一样。
二夫人的笑声一直没停过。
谢嘉武怕二夫人也要他背诗,转头扎进人堆里躲了起来。
谢宝珠扯谢蝉的衣袖,不满道:“什么风头都要抢!”
谢蝉笑笑。
蝉字好,她喜欢自己的名字。
屋里众女眷说着家常,一团和气,谢大爷在外面正厅和谢二爷、谢六爷一起招待亲族,商量生意上的事……
只少了大夫人和谢嘉琅。
大夫人一直推病不出,老夫人听之任之。
谢嘉琅也很久没出现在人前。
不管是谢